近期,豆瓣上有位网友吐槽自己家里10岁的小侄子:学习成绩很出色,奥数、围棋、轮滑各种业余喜好也出类拔萃。重点来了,小侄子吐槽自己父母一针见血,还说他父母不配有他这么好的儿子。
以下是原贴截图,记者看得五味杂陈!
一个十岁的小孩子,狠准稳地直戳鸡血教育下普通家庭的悲哀,用一句话总结就是:“我努力出色,是为了自己能早日脱离无能无知的原生家庭。”
一个对自己家庭剖析的一针见血,对生活道路规划的极其了解的孩子,身上完全看不到童真和感性,让不少网友感觉“冷汗直冒”。
鸡血教育下的“功利冷血”娃
这位网友的十岁小侄子的生活,正是不少城市里的普通家庭的鸡血孩子缩影:
学奥数、钢琴、围棋、轮滑;
重视英语能力,学习成绩也努力;
这个“完美孩子”,只不过说出了很多孩子不敢说的心里话。有人说如此的孩子IQ高但太现实太自私,也有人说完全是爸爸妈妈自私的结果。
从客观层面来讲, 这个孩子的想法没一处错误,甚至比很多大人更再三考虑和自律:
学习英语是为了将来能出国留学;
学围棋是为了训练自己大脑;
训练身体是为了让身高突破家庭基因的束缚;
这恰好反应了孩子日常的问题:待在家有点压抑,爸爸妈妈非常操心但不知道他的感受,家条件比同学差,心里有点自卑......
这让我想起之前的热帖“月薪三万撑不起孩子的暑假”——说的就是大城市的普通家庭,给孩子投入的教育本钱甚至超越了爸爸妈妈的经济实力的近况。
这种新型的过分娇纵是一颗定时炸弹,可能永远埋在爸爸妈妈与孩子之间,也会像“十岁小侄子”如此被引燃。在同龄人最多了解抱怨爸爸妈妈的时候,他已经认清鸡血教育的本质了。
没错,鸡血的父母就是想孩子通过教育跨越阶级,而这位孩子爸爸妈妈自己的的物质、精神追求还在原地踏步,才产生了孩子“冷血又功利”的表现。
连孩子都了解跨越阶层有多复杂,父母还能只能算笔账然后忍痛砸钱吗?
爸爸妈妈对孩子最大的伤害就是用爱绑架
小侄子的表述,既对鸡血家庭的问题一针见血,也戳中了二胎家庭最矛盾的点:爸爸妈妈生二胎是想给老大更多的爱,但大人自以为的二胎好处,有时候是种心理安慰。
说白了,孩子是自己生的,想法和决定权一直都是父母的,“给孩子生个弟弟妹妹作伴”,妥妥的就是自我牺牲式的道德绑架啊。
小侄子还说最怕父母说“都是为你好,你如何就这么不懂事呢?”“爸爸妈妈困难,你需要争气,需要听话”这种话,这句万能的道德绑架公式就是:我的所作所为,这都是为你好,那样你不可以抱怨,需要服从。
连孩子都了解二胎问题和父母的道德绑架,父母还能只能说“我这是为你好”吗?
缺失情商教育跟缺爱一样可悲
有人断定这位小孩子为“精致的利己主义者”,也有老师评价:“我期望有如此的学生,但我不想有如此的孩子”,仔细想想,你没办法反驳小侄子的看法,但从他身上看不到感性和童真,甚至看上去非常功利和自负。
从楼主的描述看来,非常显然小侄子的父母忽视了情商和爱的教育:
"讨厌他爸和其他人炫耀他把围棋下的多好”
“爱就是朋友圈晒他的成绩,晒他吃饭照片吗,也没问他想不想。”
上述状况眼熟吗?老一辈那种献宝式的夸奖、表演仍未灭绝,由于爸爸妈妈总是感觉孩子是是我们的,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:孩子也有独立的人格。
情商教育,第一是尊重孩子的自尊,即便是不会说话的小孩子,也要把TA当成独立存在的个体。父母的功利心和自私耳濡目染给孩子,父母的专治方法压迫着孩子,不把孩子培培养“白眼狼”才奇怪呢。
鸡血爸爸妈妈也需要成长
在十岁小侄子身上,我看到了自己作为父母的迷失盲目,也看到了过去的自己。
哪个没过埋怨爸爸妈妈的瞬间呢,在未成年时期,被迫就范只是由于孩子还没能力和父母抗衡,这类不满非常大程度上会塑造孩子未来的个性。
十岁的小孩子,IQ超出同龄人,能从父母的问题中理性剖析“逃离原生家庭”的可行道路,而大部分孩子没足够成熟的心智看透这所有,或许会抱怨、不听话、没主见甚至自闭症,不要小瞧了这类影响,这就是为何不少人都不想身上携带爸爸妈妈影子生活是什么原因。
“我都是为你好”,从另一面看这句话,正是解决问题的重点:不正当的表达方法,也都是出于爱。在鸡血环境下,父母舍得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,真的只不过单纯想让孩子将来过的比其他人幸福些,没那样多真的想孩子将来可以好好报答自己。可惜的是,他们没能追上孩子已经进步的思想。
韩剧《请回答1988》里的父亲说:“父亲更不是出生开始就是父亲啊,父亲也是首次做父亲。”
我觉得,父母是时候“露怯”了,承认我们的不足和无知不会降低你的威严,民主且与时俱进的爸爸妈妈,才是孩子暗中崇拜追逐的对象。正是由于大家被不承认过、无力抗争过,大家更要将心声大方的表露给孩子,孩子真的只不过想要你的理解和支持;彼此共情,一同成长,才是饱含深情的爱、才是最无价的。
别忽略了最无价的情感本钱,像你的孩子一样,笨拙地学习互相理解又何妨?
>>>>网友评论
@今天睡到OS君了嘛:孩子这么聪明,爸爸妈妈一定不傻。孩子这么无情,爸爸妈妈肯定势利。孩子一直都是爸爸妈妈忠实的镜子。别把爸爸妈妈投射成受害者啦,一定我们的种自己养大的瓜。
@白佛山无影脚:思路是明确,有没前途不好说。
@吃饱逛街:这孩子送给我